从夏天到冬天需要多久?从时间上来说,最少需要半年,而从温度上来说,可能只需要3天的时间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,从今天起(4月18日),一股冷空气将迅速东移南下,一直到4月22日,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明显降温,除西藏、云南、黑龙江以及华南等地之外, 其他大部地区累积降温幅度将超过10℃,其中,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北部大片区域降幅超过20℃,局地接近30℃,从“夏”入“冬”就在两三天内。
以小帮手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,今日(4月18日)温度为15-26度,4月20日时,温度为13-31度,最高温度已突破30度,但是,从4月21日开始降温,到4月22日时,温度只有9-11度,温度直降20度,并且还伴随着降雨。
此次降温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地区,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,此时是我国小麦生长的关键期。湖北、江西等部分小麦种植区,小麦已进入灌浆期;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陕西等小麦种植区,小麦已进入扬花期;河北、山东等地小麦 种植区,小麦已进入抽穗期。
不论小麦处于抽穗期、扬花期还是灌浆期,都是小麦“一喷三防”的高峰期,而此次即将出现的“换季式降温”,在一定程度上,势必会影响小麦的管理工作。
下面小帮手也给种植小麦的农户们提个醒,降温来临前,能去给小麦打药的地区,及时去打药。不能去打药的地区,禁止打药,以免发生药害,可以等到降温过后,及时去预防病虫害的发生。
第一种情况,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,如果降温在3天后来临,可以及时喷施“一喷三防”药剂,可以增加小麦自身的抗逆性,降低冻害的危害。
“一喷三防”药剂中,含有杀虫剂、杀菌剂、营养肥、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,喷施以后,3天的时间内,所有药剂基本上已经全部起作用,既降低了田间病虫害的基数,又增加了小麦自身的抵抗力。不至于遇到低温后,小麦因冻害而发黄、弱长,病虫害趁虚而入,降低产量。
第二种情况,如果当地降温较早,降温在1-2天内即将到来,就不要再去打药了。一方面,此次降温伴随着降雨,多种因素下,会降低药效,喷施了“一喷三防”药剂,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,等于花“冤枉钱”。
另外一方面,大幅度降温前(尤其是此次降温,部分地区降幅达到了20度左右),喷施部分杀虫剂、杀菌剂时,会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,药害不仅只有除草剂,杀虫剂和杀菌剂因使用不当,同样会出现药害。
此时的小麦一旦发生药害,处于抽穗期的小麦会影响抽穗(抽穗困难,甚至无法抽穗);处于扬花期的小麦,会影响正常的开花授粉;处于灌浆期的小麦,会导致结实不良,秕粒增多,千粒重下降,产量降低。
第三种情况,此次降温前不能打药的地块,降温过后,温度回暖,需要尽快去田间喷施“一喷三防”药剂,尤其要注意赤霉病的防治。
降温降雨过后,温度会快速回暖,田间容易形成湿热的环境,此环境下,小麦田非常容易爆发病虫害,繁殖速度很快,危害较大。
而扬花期前后又是赤霉病的高发期,赤霉病一旦发生,基本上无法根治,不仅会降低产量,更重要的会降低小麦的品质。据小帮手所了解,大多数粮贩都不会收购赤霉病的小麦。因此,不做好预防工作,收益会大幅度降低。
查看天气预报,此次“换季式降温”会在4月24日左右结束,4月25日温度开始回暖,建议农户们在4月26日就可以去打药了,如果当地降雨小,或者无降雨,4月25日就可以去打药了。此次喷施“一喷三防”很关键,小帮手建议农民朋友不要错过了。
除了小麦外,春玉米播种也要注意应对此次降温天气,对于还未播种,并且准备播种的农户,不要想着趁着此次会降雨,赶紧去播种玉米。实际上,温度对于玉米的影响更大,此次降温后,温度低于10度,玉米播种后,容易形成粉籽、烂籽,降低出苗率,严重的情况下,这块田间都无法正常出苗, 只能选择降温过后重新播种。
综合上述内容,小帮手也给大家紧急提个醒,“换季式降温”即将来袭!降温前,小麦打药要暂停;降温过后,小麦打药要及时。2种完全不同的做法,保障小麦后期安全生长。
来源:新浪新闻
关键词: